第一书记日记

☆二线干部心系贫困成一线风景 ——记市派驻全州县石塘镇沙田村第一书记尹小军

日期:2017-05-03  |  点击量:85 次

    尹小军,从领导岗位退居到桂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任科员的二线岗位,本该享享清福,享受组织上给予的关照。可他不一样,2015年10月,积极响应组织的召唤,毅然放弃繁华城市的舒适生活,返回偏远贫困的全州县石塘镇沙田村担任第一书记。


    履职以来,他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提出了“强组织、兴产业、帮民富”的工作思路。一年来,在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帮扶村民致富、激励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成为全州县新农村建设一线的新风景。


     一、抓党建,打基础,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

    积极向后盾单位争取了40万元用于新建一座380平米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并按照“三齐全”“四规范”,“五上墙”的标准打造成为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设施配套的高标准村级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去年以来,他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党建工作为抓手,认真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认真当好全村“两学一做”的带头人,组织和带领村支部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标杆、树榜样,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加强教育培训,并按镇党委要求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2016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发展党员1名,有效的加强了党员队伍建设。


   二、找突破,办实事,解决民生问题。

   他按照脱贫摘帽精准“八有一超、十一有一低于”要求,精准施策,定向发力,以“水、电、路”为突破,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实效。一年来先后在“水电路”和改善村级服务办公条件方面上实施项目13个,争取项目资金达427万元,使贫困群众享受了更多的成果和实惠。这些项目包括安排建设资金126万元,维修渠道5500米,改善灌溉耕地面积900余亩,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处,解决2个自然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受益人口达1000人以上;总投资135万元的村委通后源洞、潭山口、大小罗塘和平南4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已全部完工;总投资120万元的沙岭自然村、双井拉自然村、潭山口自然村和后源洞自然村4个自然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已建成使用,交通运输的便捷,大大地降低了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增加了村民收入。


    三、兴产业,抓长远,铺就富民道路。

   他通过走访调查,沙田村共10个自然村,876户人家,总人口2880人,贫困户35户102人,村民文化程度低,思想保守,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500元。如何才能实现稳定的、持续的、不可逆的脱贫,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他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与村“两委”班子认真分析村里产业发展的实际困难,产业发展带动是贫困村增加收入、脱贫的关键所在。通过他的努力,引进老板在沙田村种植罗汉果100亩,村民可以获得每亩300元的土地承包金,同时还在家门口获得务工机会;将沙岭村集体山林地500亩承包给有意向的老板种植沃柑,可辐射带动群众种植60亩,既可增加集体收入又可助农增收。他认为既要有传统的种植稻谷、玉米、辣椒、花生等项目,又要发展以养殖黄牛、种植沃柑、金槐、罗汉果、玉米套种红薯养殖土鸡等产业为主的特色种养殖的新道路。在此基础上,他积极引导并选择了3户贫困户分别作为养殖黄牛示范户,种植沃柑示范户,玉米套种红薯养殖土鸡示范户,每户给予5000元资金支持,不定期邀请农业专家给种养户传授科学种养技术;同时还给33户贫困户争取了每户2000元物资支持,资金共6.6万元。通过示范点建设,辐射带动贫困户和群众的种养热情,现沙田村养殖黄牛100余头、种植金槐500余亩、罗汉果100余亩、沃柑60余亩、玉米套种红薯50余亩,大大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走出了一条特色种养脱贫的新路子。


   一年来,他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使命感,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为了帮助贫困村群众的脱贫致富梦想而不懈努力着,让贫困户和群众得到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他所任职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日臻完善,脱贫致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双文)

 

上一篇:☆党建就是人心,抓好党建就是抓住了人心 ——桂林银行驻东山瑶族乡白竹村第一书记莫日发

下一篇:☆点亮瑶乡贫困村里那盏灯——访桂林银行驻东山瑶族乡白竹村第一书记莫日发

技术支持:桂林微欣信息